微风育儿家庭教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风育儿家庭教育,以及善育儿家庭教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大家谁知道家庭教育哪里靠谱呢?2、《家庭教育》作为父母的育儿指南有哪些价值?3、4-5岁的小孩子,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4、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育儿教育5、求:优秀的家庭教育的人物及事迹的文章6、家庭教育出现分歧怎么办?这样的育儿方式会给家庭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

大家谁知道家庭教育哪里靠谱呢?

成长虎就行啊,坚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用领 先的互动策略思考模式打破常规。坚信每一套课程体系的背后都包含了深思熟虑,共同思考和实践,用智慧帮助客户寻找到成功快乐与幸福。

《家庭教育》作为父母的育儿指南有哪些价值?

给父母解读了孩子在家庭中,应如何科学育儿,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初为父母懂得了家庭教育的意义。非常有价值。

4-5岁的小孩子,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一、继续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 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卫生工作。”作为家长更应继续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4~5 岁孩子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承受力比以前有所加大,饮食营养的供给量应相应增加。4~5 岁孩子不仅好动,而且在活动中容易激动,情绪高涨时,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累,这是兴奋暂时掩盖了疲劳。另据调查发现,挑食、偏食和厌食是当前独生子女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长期挑食、偏食或厌食就会造成营养不平衡,而一旦营养素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家长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作为家长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4~5 岁幼儿主要的心理障碍有行为冲动,动作过多、过度;忧虑、不乐、嫉妒、独自一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侵犯、霸占;厌食、偏食、挑食、呕吐四类。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只有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建议家长进幼儿家长学校,较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千万不可无中生有,人云亦云,更不可谈虎色变,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施加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正确对待幼儿提问,保护幼儿好奇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有关儿童的“六大解放”中包括“解放儿童的嘴,使其能说。”他指出,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展其思维、理解能力。但现在的家长大多不愿意让儿童多提问,或是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孩子只能惟命是从;或是由于忙于日常事务, 无时对答;或是知识水平有限,无力作答;或因情绪波动,无心应答; 甚至采取应付的态度和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从而扼杀了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给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其实,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1 岁半起就进入第一个好问期,喜欢提问一个个“是什么”的问题;3 岁以后进入第二个好问期,这时的提问往往以“为什么”为主;4~5 岁正处于好‘奇、好问的关键年龄,提出的问题不仅多,而且问题的内容涉及面广,很多问题也使成人难以回答。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幼儿提问,保护幼儿好奇心。具体说来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鼓励,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家长应明白爱提问题的孩子往往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因此,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要耐心地认真倾听,做到有问必答,使孩子从心理上感到受到了重视和支持,切不可加以斥责,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儿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抑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个性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注意回答孩子问题的艺术。4~5 岁孩子提出的问题,从回答的难易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简单易于作答的问题。对此父母应立即回答,在引导孩子思考的基础上,直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答案。一类是由于父母知识水平有限,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能不懂装懂,应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等看了书或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孩子的问题虽然暂时得不到回答,但借此机会却使孩子懂得了获取知识有多种途径。父母一旦弄懂了问题的答案,就应及时认真地向孩子作答。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求知的欲望,久而久之也培养了孩子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恪守诺言等好的品质。一类是难以深入浅出向幼儿说清楚的问题。具体地说,性别的知识属于这一类。5 岁左右的孩子大都会提出“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是用捏造事实的方式欺骗孩子,如“ ,你是别人送来的”,你是从某某地方捡来的”“ “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等等。这样做不仅违背科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会因此感到迷惑意外而产生不安全感,甚至认为父母说谎,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父母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开始就必须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必须符合科学,必须谨慎。 3、注意提问少的孩子。好奇好问是4~5 岁孩子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思考、善探究、勤提问,敢于异想天开,勇于标新立异。如果有的孩子提问极少,应当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看孩子的脑器官有无缺损? 家庭环境中的气氛是否过于沉闷,刺激是否过于单调? 父母是否过于严厉,极少与孩子进行语言、情感上的交流? 孩子是否外出少,接触新异刺激少? 是否性格孤僻,不合群? 以上这些都可能抑制孩子的好奇,导致少问。总之,作为家长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迎合二十一世纪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三、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年接收新幼儿入园时,一听孩子们说话,他们之间的语言差别立刻现形:有极少数孩子能说会道;多数孩子词汇贫乏, 常常用词不当;有的东一句,西一句,语言缺乏连贯性;有的干脆“徐庶进曹营”—— —整天一言不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些家长不重视或不懂如何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经过几个明显的质变,2 岁以内是学习本国语言的关键期;2~3 岁是口语发展的质变期;4~5 岁是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6 岁是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跨世纪人才,适应开放性社会的要求,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学习到语言。因此,父母应给孩子提供悦耳的音乐,和气的谈话,朗朗的儿歌,有趣的语言教育游戏,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等良好的语言示范,让他模仿和练习。要让孩子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言清晰、用词精确、句子完整、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的人说话,向 9____¨{他们学习语言。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摹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 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要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克服的是:打断孩子的讲话,不加思索地做出某种结论性的评价或简单地应付。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讲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 , 去敷啊”“哦”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 3、要鼓励、引导孩子说话。我们知道,幼儿到了3 岁以后,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孩子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又由于其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心理想说的话,通过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孩子扣上一顶“笨”的帽子,这样就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进而造成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在表述上出现困难时,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让其把话说完,家长的耐心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耐心,教育必然失败。有鼓励和耐心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引导。首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观,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引导。其次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句子。4 岁左右的幼儿仍然以情境性语言为主,常常说半句话、不完整的话。此时家长可通过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训练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的语言从情境性的不连贯语言向连贯性语言过渡。 4、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给孩子以良好的语言刺激。孩子学习语言,最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而发音是语言的基础,要学会说话,必须先掌握发音。孩子只有通过正确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但由于孩子的发音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有些音发得不够清楚,不易听清他所说的话,特别是平舌音Z、C、S 和翘舌音Zh、Ch、Sh ,以及q、n、l 等,发音时会感到困难。当孩子不会发这些音或发错这些音时,父母千万不要嘲笑他,更不要以孩子发错语音、说错句子为乐。这样不仅孩子无法发现自己的语音毛病,久而久之,形成不良习惯,而且如果孩子意识到父母在取笑他,还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不敢大胆说话。因此,作为父母应给孩子以良好的语言刺激,给孩子做发音示范,让孩子反复模仿练习。 5、让孩子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父母一般不可能像小学教师训练学生一样,集中时间教孩子学习语言,况且集中训练那么小的孩子学习语言,其效果也未必好。因此,父母应在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边玩边让孩子学习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发音、学说话,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言。 6、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丰富的生活是孩子语言们学习语言。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摹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 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4~5 岁的幼儿开始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思考,而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或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思考。所以家长应向他们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家长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有计划地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帮助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而概念又是有词表达的。因此, 家长应有意识地加大幼儿的词汇量,并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高。同时,好奇是创造的种子。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育儿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做好六大员:

1、观察员。要做好观察员首先要多听:听孩子讲学校的事情,讲电视里的故事。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自然有他的观点和评价;其次,还要多看:看孩子面对矛盾冲突时的行为和神态,从而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做观察员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家长的耐心和胸襟。一些家长因为自身情绪的焦虑或自身认识上的问题而无法做到安静地观察,或者观察了一半就忍不住去干预孩子,对事情妄下结论,往往剥夺了孩子自我教育的机会而不自觉。

2、运动员。家长做运动员并非单指和孩子一起上场比赛,而是说,家长要能够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书,一起看一个电视节目,一起去参加植树等。孩子会在家长的处理方式中寻求不同的观点,并不断地修正自己。做运动员的意义在于使家长与孩子形成互动,并使孩子在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孩子的自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员。做孩子的指导员就是不要把正确答案直接告诉他,而是要引导他自己发现答案。这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核心部分。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离开了孩子的自我领悟,家长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4、孩子观点和做法的推销员。一旦发现孩子意见正确,或表现突出,就要大力支持,并在家庭中极力推销他的观点或做法。

5、实施计划的协助员。做孩子计划的协助员就是要协助孩子去实施他的计划,或经常支援、巩固他的正确想法,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和形成品质。

6、评判员。做孩子的评判员就是当孩子出错时,或有突出成绩时,父母要及时进行评价。如果说家长做孩子的推销员和协助员的意义在于树立孩子自我教育的信心,而做评判员的意义则在于对孩子自我教育中的一些偏差及时矫正,对一些好的认知及时肯定,对一些好的行为及时强化。

求:优秀的家庭教育的人物及事迹的文章

我们的家庭是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在学校,我是一名教师;在家中,我是一个母亲。三尺讲台上15载辛苦耕耘和育儿路上的风风雨雨告诉我,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或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是完整的教育。基于这种认识,我时刻不忘自己的双重使命,在学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在家中孝敬老人,支持丈夫的事业,承担全部家务,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和教育儿子,从点滴做起,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提高素质树榜样。我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农村。艰苦的条件锻炼了自己能吃苦、好学上进的性格。师范毕业后回乡任教。我边工作边学习,取得大专学历后,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在岗位上勤奋好学、不断创新进取。实践运用赏识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作为班主任多次召开家长会,指导开展家庭教育。所教的语文课多次在全校乃至全县获得好名次。语文课件《荷花》获市评比二等奖,《“红领巾”真好》获省优秀教案大赛二等奖,论文《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获市评比一等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空中课堂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敬业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校一致认同。2006年下半年始,组织安排我下乡支教一年,同学们竟联合找校领导,要求我回来。有的学生跟儿子是好朋友,甚至找儿子“托关系”希望老师早日回来上课。一次吃饭时,孩子认真地说:“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 人们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听了儿子的话,我由衷地笑了。

全面培养,综合提高,身心和谐伴成长。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我努力帮助孩子锻炼做人之本,注重综合能力提高,促身心和谐发展。一是培养健康向上的性格。儿子小时候性格内向,胆小怕见生人。我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谈心,教育孩子爱自己、爱父母,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乐于助人、团结他人、善于与人相处,理解和同情他人。培养独立意识,勤俭节约、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五好”小公民。工作之余带儿子走亲访友,引导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逐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认知,不再认生和抵触,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我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开展换位思考,与儿子交朋友,增强母子互动。开展互评,互相提出期望,增进理解和了解。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二是培养良好习惯。不论是生活习惯、品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注重从细微处着手。要求儿子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复习、预习、写字坐姿正确、写作业要干净,培养他爱护书本、文具盒及书包等好习惯。同时,教育他自立自强。学习之余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搞好个人卫生。遇到困难,做到勇敢面对,尽量独立解决。三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和儿子一起做游戏、下棋、打球、弹琴、上网,教儿子绘画、自制玩具、观察事物,让孩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教孩子处理好爱好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喜欢但不沉迷。四是培养读写技能和交谈能力。鼓励儿子坚持写日记,培养独立思考和口语表达能力。五是扩大知识面。注重引导儿子从小收集名言、警句,看名著、历史书籍和科普书籍,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互联网。在学习中将课外知识有机地融入课内知识中。节假日带孩子先后到北京长城、上海科技馆等感受自然风光、城市文化,增加孩子的感知力。

耐心细致,循序渐进,赏识引导增情趣。学校教育系统、严格,家庭教育温情、随意。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十分重要。儿子刚上小学时,学习兴趣很浓。可是到了三年级,随着作业的增多和学习压力的加大,慢慢地有了抵触情绪。回到家不想写作业,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我发现后,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积极引导。一是开展作业辅导。孩子的一部分抵触情绪来自作业量大、有难题,我舍弃自己的休闲时间,陪孩子一起写作业,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特别注意对难点地方重点引导。由浅到深逐步教方法、引路子,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在我的建议下,儿子自己把课程表拿回家让爸爸帮助打印出来,并在下面加上了作息时间。现在孩子按时间学习、活动已成为习惯,每天都轻轻松松的。三是抓住闪光点,赏识引导。我发现孩子每一次进步,及时提出表扬。特别是对他感兴趣、有特长的地方,重点进行赏识引导,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源动力。引导孩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四是言传身教,浓厚学习氛围。我们夫妻都没有打麻将、聊天、看泡沫剧的习惯。吃过晚饭,儿子写作业,我备课或辅导,丈夫看书或上网查资料。既互不影响又互相约束,孩子自然也会稳下心来学习。有空余时间,全家一起看电视、听音乐、开展家庭娱乐活动。长持以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动力和毅力,成绩逐步提升。

总之,我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亲子互动和共同提高。注重教孩子学会快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健康成长。目前,孩子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五名以内,去年底期末考试中考出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孩子还小,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双合格”活动的开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家庭教育出现分歧怎么办?这样的育儿方式会给家庭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

家庭教育出现分歧怎么办?这样的育儿方式会给家庭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

1.要以大爱之心,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绩、行为和差异,不苛求完美。其次,与家长阐述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多为家长的能力及家庭背景着想,给予家长尊重,与家长交流时,态度诚恳,从孩子的个性开始,就其行为表现、学业现状,作家校两方面的情况介绍,分析学业及行为不良可能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表明对孩子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赢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2.父母在孩子面前讨论一些教育问题,最后达成一致,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父母的讨论,孩子可以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家长必须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如果家人不同意,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就是彼此削弱了对孩子的影响。不要在孩子们面前吵架。大人之间的争吵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每个家庭成员都尽量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一切都要在处理好情绪的基础上来处理。

3.孩子往往是“两面人”。当父母在教育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父亲要这个,母亲要那个,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但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会本能的选择对自己更好的那个。但长此以往,孩子在父亲面前会是一个样子,在母亲面前又是一个样子。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因为父母在教育上的分歧可能会导致争执甚至争吵。如果这些争论和争吵被孩子看到,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焦虑。

微风育儿家庭教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善育儿家庭教育、微风育儿家庭教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