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育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数字化育儿,以及母婴数字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育儿锦囊: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能力2、中国母乳喂养现在很流行,美德乐作为知名品牌有哪些核心技术啊?3、数字化写读与幼儿感知培养有矛盾吗?4、如何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5、大家怎么看待数字化时代?

育儿锦囊: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我们自编了一套“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大班幼儿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作了测查。通过分析比较,我们感到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方法很多,我们之所以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是出于以下几方面。。。。。。。

中国母乳喂养现在很流行,美德乐作为知名品牌有哪些核心技术啊?

能够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指定参与到母乳喂养的推广工作中,说明美德乐已经在母乳喂养方面得到了认可。实力决定口碑,美德乐经过60多年的不断尝试,瑞士精工制作,材质符合国际标准,让宝妈用着更加放心;其次,美德乐结合线上程序“美乐喂”,打造数字化智能体验,让育儿更加轻松智能;第三,美德乐除了母乳产品,还有专业人士提供母乳喂养顾问专属服务,产前产后哺乳期都能提供贴心服务,让科学育儿帮助宝宝成长。

数字化写读与幼儿感知培养有矛盾吗?

一、数字化对幼儿家庭及家长教育理念的影响

1.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到来,标志着教育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数字化也从社会不断地走进每个家庭中去。数字化不断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也不断冲击着以前的幼儿家庭教育。家长们对数字化教育也不断改观,特别是在教育方式上,对促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对家庭教育手段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的广泛应用,由于数字化技术给幼儿家庭提供越来越多的方式和先进的教学,给家长传统叫方式带来冲击,也改变家长们之前的教育方式。许多家庭在也逐渐地开始使用数字化。家长利用其技术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很大的成效。促进了教育的效率。对于数字化的出现,对幼儿家庭影响最大的莫不过于是数字化为家庭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幼儿教育上的方式和思路。

3.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逐渐减弱,学校教育对幼儿的影响逐渐增强。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不断应用,使数字化都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的教观念不断改进和更新,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排斥数字化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出现,而是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愿意去使用、采纳数字化技术在家庭教育中,来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重要良好的教育。因此数字化教育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着推动的作用,也让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二、数字化环境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1.给幼儿家庭教育全新的理念

数字化不仅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上影响很大,也不断地影响着家庭教育。幼儿家庭开始借助数字化对幼儿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帮家长减轻了对幼儿教育的难度。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去使用,当然也给幼儿家庭带来了新的理念。家长们使用这种教育方式,能促进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让两者的教育处于同一个平面、同一个方向。实现家园共育原则,促进孩子的茁壮成长。

2.提高了幼儿家庭教育的效率

幼儿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素质水平和文化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水平程度高的家长遇到孩子教育盲点时会寻找各种途径。而文化水平较低的父母一遇到难题或者盲点,除了寻找老师,没有其他途径。而数字化正好为家庭教育创设新的途径,家长一遇到问题可以立即上网搜索资料,还可以问育儿专家答疑。能与其他家长进行经验的共享,以促进学习,让幼儿的家庭教育逐渐提高。

3.解决了幼儿家庭教育的教学手段问题

在之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手段,幼儿家庭教育遇到瓶颈,成了无数家长关心的问题。怎样去解除瓶颈,提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了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有了它的出现,家长们不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头绪,四处碰壁。对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有着推进作用,且效果明显。保证了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可以把数字化技术当成是辅助手段,在遇到瓶颈时可以使用,满足幼儿家庭教育的需要。

数字化环境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虽然数字化技术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思路,促进了教育的质量;但也有不利的影响。

1.数字化环境容易使幼儿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在体验着它所带来的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在某一方面带来危害。有的家长会放纵幼儿不管,直接把手机拿给幼儿,不会去限制幼儿的使用时间,使用的内容。很多家庭就只会把手机拿给幼儿,任其玩。完全没有教育的意义,反而会让幼儿深陷其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数子化坏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让幼儿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让幼儿视力下降,产生的辐射也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3.数字化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由于数字化逐渐发展,有些家长就让幼儿玩手机、看电视,这样不利于亲子交流,让亲子关系逐渐远离,幼儿家长不能第一时间去了解到幼儿所思所想,不利于亲子之间的亲近。

四、数字化环境下幼儿家庭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分析

1..构建新型的家长与幼儿关系,正确处理数字化对家庭的影响

家长在数字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家长要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而幼儿是主体。从思想意识上转变,数字化只是辅助的手段,并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去玩手机。所以,在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后,家长要正确认识数字化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是一度的依赖它。

3.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现代化教学

要积极从网络上获取幼儿知识,同时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学会对幼儿教学软件的下载和使用,使数字化手段能够成为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

4.控制幼儿上网时间,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网络

家长们要控制好幼儿的上网时间,不要让幼儿成迷于手机,不利于幼儿发展。家长也要给幼儿看积极向上的内容,而不是游戏、抖音这些娱乐软件。其次,幼儿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会处理和收集信息。作为后学习时代的儿童,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感知能力,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成人的适应性还要强。由于家庭背景和条件的不同,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能力取向差异较大,但是作为基本生存和生活能力,对其培养的重要性是不容怀疑的。

数字化技术不断地广泛使用,逐渐在学前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也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一面,因为数字化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但要注意数字化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扬长避短。家长要根据自己家的孩子,选择最适宜幼儿的,让其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如何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1]因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连基本的“入园”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所谓的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搁浅。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等为主题词进行专业学术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2012年①。检索到相关文献496条记录,其中硕士论文42篇,学术期刊439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类13篇;2007年至2012年间,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

笔者借助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版本,对496条文献记录进行主题词提取,以期全面、可视化地呈现近年来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2007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最为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其中,“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整合”等关键词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2008年至2012年,研究热点平稳过渡,从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学习兴趣”、“教育资源”、“教学情境”、 “信息化”、“学科整合”、“家园共育”、“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等热点词的出现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我们还缺乏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非常有必要。根据图 1和图 2,结合与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的496条文献内容,本文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各种教育政策和文件都显示出了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与倾斜。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决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区也早早意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08—2010年)》[3]发布,该行动计划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建设与发展。该行动计划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为主要目标。三年内要在北京各区县建立60个学前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北京地区的高质量、安全、稳定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前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网络交流;普及示范幼儿园及一级一类幼儿园网络平台的建设,逐步推动、引导其他级类和性质的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制定《浙江省幼儿园装备规范(试行)》(浙教办技[2009]173号)。该规范将信息技术装备配置单独列为一项,其中计算机教学办公配置、网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属于选配项,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属于必配项。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对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有:每个班配备有多媒体系统,每个幼儿园配备网络办公区,要建立幼儿园网络校园,幼儿园广播系统及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

2011年《上海市托幼园所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配置要求》(沪教委基[2011]88号)发布。该要求从园所网络环境配置、园所基本配置到班级信息设备配置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除了配备1个多功能活动室,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多媒体资源室,提供可访问连接互联网或区教育网、园所内部资源的电脑,供教师或幼儿、家长访问相关多媒体资源;建议每园配备一定数量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教师用于移动办公和外出学习培训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豫政办 [2012]169号),标准中将电视机、DVD、录音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作为园所的必配设备,而办公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广播系统等较高一级的多媒体设备则根据园所的经济实力选配。

此外,在天津、辽宁、吉林、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文件,从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到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评选,积极推动了幼儿园所信息化建设,形成鲜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4]从2006年就开始“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以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幼儿园安全、推进家园共育为目标。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5]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建设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从最初单一的信息发布逐步拓展到涵盖管理、教学、培训、支持的综合服务领域。[6]

尽管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体现出较多的关注,各地也在积极地实践探索。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之路才刚刚起步,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应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各省市地区应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水平适宜地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

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只有1.3%,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8%,由于***保障水平低,导致学前教育中民办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比例高达80%以上[7]),同时办园质量参差不齐。[8]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幼儿园的网站、局域网等设置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请企业代设,所以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民办幼儿园就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轨道。[9]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几乎可以100%地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这样的目标遥不可及,因为基本的“入园”问题还未解决。

东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费投入比较充足,发展得比较充分;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本的园所建设及普及问题仍未解决,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受到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条件的省市在学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已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建立多媒体活动室、幼儿班级里也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DVD等硬件设施。部分发达地区还配置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基本实现了“园园通”。

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幼儿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理解还比较狭隘。其中幼儿园的配置率达到70%以上的设备有联网的计算机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其中录音机的配置率达到了92%,而投影仪和幻灯机、数码摄(照)像机等的配置率则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儿园配置有多媒体教室,有38%的幼儿园配置有广播系统,只有24%的少数幼儿园配置了专业计算机教室,而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等其他信息化教学环境配置寥寥无几。[10]而中部地区的硬件设施配置也不够完善:尽管所调查的幼儿园100%的配备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呈现显著差异;省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73台,市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4台,民办幼儿园仅为0.02台。[11]

相对而言,上海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儿园可以通过拨号或ADSL上网,建成园内局域网的就占61.5%,教师可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VCD/DVD和录像机。2004年,上海市还为幼儿园创建了“园园通”管理应用平台,截至2011年,“园园通”公办园覆盖率达到100%,为全市18个区县,近千所幼儿园的3万多名教师、20多万户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儿园宽带安装率达到73.4%,各幼儿园计算机平均拥有量为13台。2009年,各区县园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更新,实现班班有计算机、园园通宽带,根据区县、园所实际,添置、构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添置了电子白板、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大量信息化应用设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建立***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面对经费投入的比例与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需大量经费的矛盾,我们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共同参与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利用社会力量推进和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园(又名安康“公益”网络项目)。2001年,IBM公司与我国教育部合作,将“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项目引入中国,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捐赠了3400多套总价值6800多万人民币的“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和配套软件,在全国范围内150多个市、县建立起了600个“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中心,直接或间接培训教师超过1万名。“小小探索者”项目以捐赠多媒体儿童学习中心及配套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通过为合作幼儿园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提高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儿园、519154位老师加入安康计划。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就是安康家园。针对吉林省私立幼儿园多、信息化支撑程度低、建设资金几乎为零的现状,安康家园雪中送炭,“借力”推进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14]

我们应参照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根据幼儿园的不同等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逐级展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的现状。比如,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加快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所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服务功能,探索适宜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学校可以加大普及和推广互联网、“园园通”,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没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传统的信息技术设施配置,如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DVD等。

四、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是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儿教育资源库(满足幼儿园教学需要)、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各园课件制作素材库等。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各地***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儿园、教师、家长及部分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门都建立了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也有自己的独立网页、班级博客、家园互动平台、幼教主题论坛等一系列的网络资源平台。如中国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网(http://,河南大学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办)等网站上的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内容丰富。这些网站大都传递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导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为领导决策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为全社会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务。

但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还很不成熟。在兰州,幼儿园网站(网页)普及率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儿园宣传、教师间分享教学信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而为幼儿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几乎为零。[16]上海学前教育网是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汇集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的资源库,更是集聚上海市优秀活动设计、课件、素材等的课程资源库。上海学前教育网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儿园课改成果,凝聚各方专家、名师,悉心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资源,相继推出幼师、家教、早教频道,重点建设“课程教材”、“06游戏”、“06医院”、“06厨房”、“06悦读”、“家教”、“03宝宝养护”等栏目。通过优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提升了幼儿园教学质量。[17]

相比之下,国外的儿童教育及社交网站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2012年国外评出最受欢迎的15个儿童网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网站每月访客量近500万人次。国外的儿童网站专业性强,分类明晰。如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类、娱乐类和成年人类(针对老师和家长),其中教育类网站下又细化为动物、艺术、数学、音乐、科学、太空等七小类。并且这些网站的内容绝大多数以玩为主,是为了让儿童了解一些他们平时比较少接触的东西,而不是让孩子记住什么知识。这些网站也都定位准确,根据网站内容分级,让相应知识水平的孩子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关键的一点是国外的儿童教育网站还关注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它们会教孩子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自己的隐私,还专门为家长设立了“for Parents”网页,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供建议。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幼儿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儿园配备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另外信息化资源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要与当前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保持一致,设计要符合幼儿学习的习惯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需要专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参与,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呈现,并按照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并借助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或“园园通”进行共享。

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这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整合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如果幼儿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那学前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空谈,信息技术也无法在幼儿园中发挥优势,培养儿童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实现。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培训机会,国家也没有制定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后,就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训者的国家级培训,并先后培训了4万名省(县)级骨干教师;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启动了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已有近40万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儿园教师对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掌握得较好,而对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掌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从未使用过PowerPoint、Excel,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欠缺。[19]

缺少专业的培训机会是阻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训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只有64%的幼儿园偶尔展开信息化教学培训,还有9%的幼儿园从未进行过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经常开展这方面培训的幼儿园还不到总数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训。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训中,都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水平。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学历的统计情况显示,直辖市及东部地区以上海地区为例,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专及以上为93.6%;而中部地区以河南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为60.3%,中专39.7%;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专比例占29.77%。[21]

因此,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已经趋于“个性化”,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已熟练掌握,能够根据本园所的特点进行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那么在培训中则主要注重理念的学习,如听专家讲座、报告讨论等形式。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大众化”,虽然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定位和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还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训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理念的学习和渗透。比如以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导的参与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丰富完善家园共育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优化教学活动过程,为幼儿的学习创造丰富的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三是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不仅将信息技术与语言[23]、健康[24]、社会[25]、科学[26]、艺术[27]等领域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整合,有的幼儿园还专门为幼儿开设电脑课[28],一时间引起家长和社会的热议。在2006年,《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对该如何在幼儿园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时,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设立专门的电脑教室,并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这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还未转变,未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严重。

虽然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但实践的多,学术研究的少;新闻报道的多,用实验和数据说话的少。网络上不乏各地幼儿园教师共享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题案例、视频资料、课题研究等,如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题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整合的研究报告》[3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31]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G05161)、“幼儿信息素养初步形成之研究”(项目编号:4-05-21-085)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也在网上公布研究会“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项课题,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方面的课题有:“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兰州军区***部幼儿园)、“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合作和沟通的实证性研究”(广州);[32]但这些大多是地市、基层幼儿园所或研究机构的实践心得,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深度。

这些课题或实践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其学术质量却不能令人折服,缺乏实验和数据,绝大多数是主观的判断和经验展示。美国在过去的12年(1985—1997)中,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室中的计算机对儿童发展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和益处(Haugland,1997)。[33]研究者利用大量的实验样本和数据来证实儿童在学校中使用计算机的弊端,如普林斯顿教育测试服务机构(the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4000名4年级和8年级学生中,“在学校中将大量时间用于计算机的学生在数学测验中的分数要低于那些较少摆弄计算机的学生”,“而较早的几项研究也没有结论证明新的技术在教会儿童读、写和计算方面是比铅笔和纸更好的工具”。[34]

大家怎么看待数字化时代?

十年前刚来北京,看着同事用着诺基亚的新款手机特别羡慕,那时候的想法就是攒钱换一部诺基亚手机,十年后的现在,身边已经没有人用诺基亚了,可能问现在的00后,都不知道诺基亚是什么。

《价值共生》中的一组数据:2001年柯达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第27名,而2008年,柯达的品牌价值未能进入全球前100名。到2012年,柯达正式宣布破产。和柯达同等类型的公司富士胶片,在2007年其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还被收入案例教学库。两家企业最终命运的不同源于企业数字化变革。

出去逛超市,已经渐渐的开始自助收银,不需要收银员了,顾客直接就可以在机器上实现自助收银,方便快捷,出门点餐直接招码小程序点餐,省去了排队的时间;即使不想出门也可以吃到跨越城市的美食;出去旅行不用排队买票,手机就可以实时操作,更不用排队取票,有身份证就可以;无人超市的出现这些都在表明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事物发生改变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如何认知这个时刻在变化的世界,如何适应并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变得非常关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老师在《价值共生》中从个人角度,给身处数字化时代的职场人提供了详细的职业规划解决方案,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上都落脚在通过企业给自我赋能的基点上。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先后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东六和集团总裁。

关于数字化的认知,什么是数字化

《价值共生》中作者告诉我们数字化有三个本质特征:

连接:数字化时代的人们需要的是即时性的体验。想见的人立刻可以见到,想听的声音可以听到,想看的电影、想听的音乐、想去的地方可以随时都可以实现,人们享受着便捷带来的价值感。

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数字世界不是把现实化的东西都数字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与数据建立联系,用数据去分析并且再创造,现实与数字化共生。

过去与未来的压缩:数字化加快了变化的速度,过去、当下、未来交织在一起。例如在以前我们想知道装修后的样子,只能借助图纸看一个大概,但是现在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把装修完成的样子模拟出来,这就是把未来压缩到了现在。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不同的认知水平,对外部信息的理解不同,有人觉得是机会,有人却束手无策,所以训练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也很重要。

在数字化生存中,作为个体的我们该如何生存呢?

建立长期主义价值观

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曾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如果你做一件事,能把目光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做那么长的打算。

不同的认知,不同的理念会造成不同的选择。长期主义也是数字化6个关键认知的其中一个,不只企业需要长期主义,作为个人更需要这样的价值观。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过四十不学艺也是在提醒我们做长期主义者,从长远考虑事情。设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把这个长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步步去实现。一万小时理论也在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坚持一万小时,你也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所以建立长期主义价值观,坚持一个目标,在个人成长中很重要。

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什么?那就是变。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回速了世界变的速度。现在的社会一切都在迭代,持续不断的优化甚至颠覆中,而人的认知水平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中不断的提高。

《价值共生》中提到,人们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适应这个数字化时代。过去的经验以及思维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判断未来的要求。在工作中会发现,那些95后00后可以很好的适应现在的时代,他们几乎不会对工作产生焦虑。

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为自自己赋能,更能适应这个数字时代,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保持平衡。

知识是动词,不是名词,持续学习才是不被淘汰的关键

拥有智慧的人会充分获取数据,奖其加工为信息,形成认知并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知识流动链。

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某种知识,其实只是知道了一种数据,从互联网上看来的数据。陈春花教授在《价值共生》说知识是动词,不是名词。知识是对数据运用的能力,一个小女孩可以对海啸做出预警,是因为他已经把海啸发生时的变化变为了自己能运用的知识。一个知识如果不会运用,那么这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并不能让我们做出什么改变。当信息被灵活运用,才是知识转为智慧。

增加智慧需要三个步骤:数据、信息,知识。

首先是获取数据,其次是对其进行加工,最后灵活运用的才是自己的知识,重要的是获取的过程。

我们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在生活中依然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判断,这就是信息没有转化为自己智慧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学了很多育儿知识,但还是会焦虑,孩子还是教育的不好,为什么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育儿书教的是理论或者对大多数孩子有用的方法,但是自己孩子适不适合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进行加工的方法之会再教育中更加的焦虑和被动。

在数字化时代,学习力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代表未来,而持续且有效的学习力才是在未来适应这个时代的法宝。

我特别喜欢陈春花老师在《价值共生》中的最后的一句话:当海浪拍岸时,岩石不会有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数字技术就是这海浪,而你要做的就是成为这块岩石。

关于数字化育儿和母婴数字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