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学

今天给各位分享家庭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2、有木有懂心理学的朋友 上心理课画的图 有没有人可以帮忙分析一下3、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学前教育这些属于什么学科??4、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于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图式期

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写实倾向期

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

写实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生理上已进入少年期,在心智发展方面,已渐渐接近成年人。从思维发展来看,已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从绘画的角度看,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都比以前两个阶段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多年的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教育与影响,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再加上手脑的生长发育日趋成熟,儿童在绘画技法上已体现出由易到难的转化,绘画时极力想画得像,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写实能力,故称之为写实期。当然,写实期中的一部分人因为绘画兴趣淡薄,绘画时极力想画得像,而进步却不令人满意,同时又缺乏自信心和耐心而转移兴趣,进入绘画的抑制期。这时,教师就要选择一些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表现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写实的技能技巧,以便使这一部分人顺利地度过抑制期。

你先坐下,尽量坐得舒服些,在脑子里想象一朵粉红玫瑰的样子。

集中注意力,让这个图像尽可能清晰,绿色的茎和叶,粉红的花瓣,刺……尽力去想象玫瑰的每个细节。

你正想着,有人进屋,问你是否屋里有支玫瑰。

你怎么说?如果屋里真的没有玫瑰,你会说“没有”。

但是假设屋里就有支玫瑰,或者至少在你脑子里有一支,你正想着它。

这时,我打开你的头盖骨看看里面,我会看见玫瑰吗?当然看不见!玫瑰只是以象征或者符号的形式存在于你的大脑。

当你读到“门”这个字时,你脑子里就出现了门的样子,你就想到了“门”。

这怎么可能?这就是符号表征!“门”这个字是一个语言心理符号,代表那个木头的(通常是)、安装在你屋里最前面位置的长方形的东西。

思维由一系列符号构成,这些符号可以表征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中物体的信息。

思维也包括对这些符号进行处理的过程。

处理的过程包括整合、拆散、重组这些符号形成更复杂的信息链和有意义的符号系统。

再以“door”这个单词为例。

这几个字母可以被重组形成另一个单词,即“odor”,意思是“气味”,完全不同于“门”的意思,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

即使是像字母这样简单的一个系统,也可以产生一套包括许多更大、更有意义的符号或者表征的系统。

这些符号是哪里来的?它们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当我看到玫瑰,开始有些想法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与玫瑰相应的符号表征。

概念化还记得最近一次和朋友出去散步吗?去了咖啡屋?聊了最近的浪漫经历还有生活中糟糕的人际关系?谈了***?天气?不管聊什么,你们都在谈概念。

概念是对一系列相关观点的总的看法。

“浪漫”是概念,“关系”是概念,“***”是概念,“天气”也是概念。

记住,在思维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这些概念被表征为符号。

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概念?通过学习来推理、导出、形成概念。

当物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它们就代表同一概念。

有些概念定义得很好,有些不是。

看以下这些词:足迹,皮毛,牙,四条腿这些词描述的是什么?可以是猫、狗、狮子或者熊。

事实上,这四个词还不足以判断。

缺失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清楚地界定这个概念,使它不会和其他事物混淆。

再看下面这些词:足迹,皮毛,牙,吠现在描述的是什么?肯定是狗了。

为什么?猫、狮子和熊都不能吠。

有木有懂心理学的朋友 上心理课画的图 有没有人可以帮忙分析一下

我是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一名绘画心理分析师,专注于儿童绘画的心理学的研究和运用。

这些年来,我听过上千人的故事,累计咨询时间超过5000小时,相关的课件字数超过20万。

现在,我在牛娃宝开设专栏课程《儿童绘画心理学》课,希望能通过孩子的一幅画,让每个父母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工作中我遇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家长。每周我都会接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进行心理咨询,其中很多问题,可能很有普遍性。

比如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做父母的用了很多方法却一点都没有效果;

也有些家长说孩子缺乏自主性,动作慢,作业磨蹭,怎么说怎么骂还是慢;

也有说自己的孩子脾气大,是个熊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每天都和他说道理可是根本没用;

还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己已经使劲在鼓励肯定他了,可效果并不明显。

做家长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很爱孩子,却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

其实,这些年来做了那么多儿童心理咨询,我发现很多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追根溯源,出在家长身上,或者说,做家长的,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孩子?

许多父母会想,我跟孩子朝夕相处,我还会不了解我的孩子?

其实陪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父母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意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

著名的“冰山一角”理论指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而父母许多时候都是关注到孩子的意识层面,缺乏心理学知识,让他们难以触及到孩子的潜意识,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就好像一句诗所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就是你在我的面前,却不明白我心里想什么?”

就好像是一个信号不好的电台,孩子在那头大声向我们呼唤,我们却总是感知到模糊的声音,片段的字句,这样自然造成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偏差。

为了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我在与孩子的个案咨询中,总是会让孩子画画。很多孩子会用画告诉我,他们多么 需要被理解,被看见。

孩子的画总是能给我的咨询带来很多启发和惊喜,甚至会直接告诉我问题的答案。

当我把这些发现告诉家长时,家长总会有恍然大悟,还会惊叹原来我一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你也许会说,一幅画有那么神奇吗?

让我从我咨询的一个孩子的案例说起……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带着十岁的女儿来咨询。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她女儿看着非常腼腆内向,说话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跟人说话也没有目光的交流。

据她妈妈说,她女儿最近这半年,沉迷上了IPAD,一回到家就玩,不写作业,家里的大人都要骂了才肯做作业,而且每次作业都特别慢,一做完作业,又拿起了IPAD。

女儿一两年级成绩还算可以,自从迷上IPAD,成绩也直线下滑,从班里前几名下滑到班里三十多名,妈妈很着急,带着她来找我。

我让她女儿先画一幅画,画的内容是她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刻,然后她花了十几分钟,画了这样一幅画。(听音频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文稿看大图)

这幅画,她取了个名字叫《最幸福的时刻》。她告诉我这是参加一年级歌唱比赛获得冠军,走上颁奖台的那一刻。说这话的时候,小姑娘脸上满是追忆和骄傲。

那么从绘画心理学的角度,这幅画有几个点值得我们注意:

1、这幅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出现的成双成对的物体。一对的树,花、甚至云,从绘画心理学角度来说,成双成对事物的出现,很多时候表明绘画者内心渴望陪伴。

2、我们会发现,孩子把自己画得很小,放在左下角,但又回忆强调了自己获得冠军的回忆。

从绘画心理学来说,把自己画得很小,而且放在左下角,(这个位置从专业角度上看,是一个潜意识里不认可的位置),这也说明,孩子内心对自己是缺乏自信的。

3、画面中有一个风筝,而且风筝是没有线的,这说明绘画者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4、绘画者画了自己,但没有画鼻子,在绘画心理学中,鼻子代表自主的意识,这也说明她可能缺乏自我的认可。

当然,绘画心理学里所有这些细节,并不是说像数学公式一样生搬硬套的,比如“不画鼻子”就一定与“缺乏主见”画等号。

但通过这幅画中主要的明显的特征,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孩子心理层面一些问题的端倪——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渴望一种陪伴。渴望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为此,我特意跟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女孩的爸爸是做工程的,常年出差;女孩的妈妈做会计,最近一段时间换了工作地点,早出晚归,平时也更少与孩子交流了。

女儿平时都是奶奶照顾起居,偶尔有时间也是监督她的作业,关于孩子的内心感受,确实很少留意。

咨询以后,爸爸和妈妈商量,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我教给他们的方式,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关于如何有质量的陪伴,可以关注后面的课程。)

慢慢地,孩子的成绩竟然也开始稳步上升,最近已经排到班里11名,而对于IPAD,也没有那么迷恋了。

相对语言的表达,孩子们似乎更多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孩子很多时候把答案都画在画里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却不能解码。

在做了这么多年的儿童教育中,我发现儿童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被问题呈现的表面现象迷惑,但是从根本上却缺乏了解孩子的途径和手段。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做一件事,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事情本源的情况下,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和孩子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

那怎么纠正这个错位呢?这些问题,我会在绘画心理学的课堂上给大家支支招。

那绘画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在绘画中所表现的内心世界,20世纪初,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样本的研究,

1926年,弗洛伦斯▪古德伊那伏(FlorenceGoodenough)尝试用画人的方法测试孩子的智力,这也是第一种标准化的绘画测验,它很快被传播开来,并被广泛使用。,对儿童的智力水平进行测量.

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已经成为心理学业内的共识。绘画可以投射人心理状况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194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率先提出了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后被许多国家引进广泛使用。

在心理咨询中与家长课堂里,我看过上万副画,经历了数以千计个家庭教育的故事,越来越发现,绘画心理学如果仅仅运用在心理咨询中,真的是太可惜太狭窄了。

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绘画心理学的家庭化的改良,让它可以为普通的每一个家长所用,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随身工具。

这一次我们在牛娃宝平台上的这一个小系列,将会从孩子最常见的一些问题着手,通过绘画心理学,来告诉你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个系列课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当下的情绪状况,知己知彼,方能在育儿的路上走得更远。

其次,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更加容易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有一句话,叫“有了关系一切都没关系,没有关系一切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每一次课的最后,都会教给大家一个实用的绘画心理家用互动游戏,听完课就可以马上和孩子互动。

最后,以画为载体,分享心理学的育儿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找到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心理学的家长都知道,真正的心理学从来不是你遇到问题,我给你答案。寻求答案的路上,需要我们同行!

这一次的儿童绘画心理学课程,共分六节课,我们会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推出微课,同时在课程期间,我们还将推出线下的交流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如果你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许多困惑,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交流,我会选择比较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你身边也有朋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希望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

当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时,你会发现,原来他(她)曾经的一切行为,都是渴望自己的内心被看见,被发现,到那个时候,你会感慨,我从来没有那么真切地,理解我的孩子。

家长的知识高度与广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次的微课是我们同行的开始,让我们开始这一趟绘画心理学的旅程。

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学前教育这些属于什么学科??

学前教育学科,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幼儿师范学校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8周(六十天左右);在大三即第六学期末组织试讲,第七学期实习、考普通话证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此外,有部分地区因环境特殊,也有根据国家或地方政策安排在校学生去偏远地区进行支教(进行为期3--4个月即一学期的支教,包括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涂鸦期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波形图、乱丝图、圆形图;象征期分为三个阶段:普遍性的象征阶段、类别性的象征阶段、个别性的象征阶段;定型期的儿童绘画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呆板到有生气。

写实期的绘画基本上能反映客观现实,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儿童图画的内容较定型期丰富了很多,能以绘画技术反映客观现实。

陈鹤琴简介

陈鹤琴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著作有《家庭教育》《玩具与教育》《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等。

陈鹤琴的教育名言

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关于家庭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学和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