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育儿

今天给各位分享德国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德国育儿补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德国有哪些育儿方式呢?2、德国父母育儿,是如何教出硬汉式暖男儿子的?3、德国妈妈用什么高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4、德国妈妈怎么做到不请月嫂一个人带几个孩子?

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德国有哪些育儿方式呢?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后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将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全球60多亿的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育儿教育,看看德国的育儿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幼儿园重视实践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将在幼儿园中度过4000个小时,一般来说孩子会做很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参观警察局,了解如何报警,警察是做什么的,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场,拿着钱学习如何买东西,去花圃,图书馆,去商场,去采摘。

一个孩子长到了6岁,就能自己去商场,自己整理东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过早的开发智力是并不提倡的,提早学到的书本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时候,赢的意识是家长的虚荣心在起作用。

德国甚至禁止对孩子提早开发智力,留给孩子更多成长和想象的空间,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拼图,读书,老师会帮正在工作的同学完成自己的项目,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安静等待。

即使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在小学阶段也不能学习额外课程,在德国并没有补习班这样的设置,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与其他人能够保持同步的学习进度,过多的知识会限制孩子的想象空间,将孩子的大脑变成了固定程式运行的计算机硬盘,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固化。

德国的法律还严谨父母唠叨,要维护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尊重或者冷落自己,甚至可以向法院提出自己对双亲的诉讼,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关于儿童的各种详尽权利。

对于低年龄的孩子学校主要教孩子三项内容: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2.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的孩子做的最多的就是手工制作,这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3.保护孩子创造力,建立孩子高情商。

其实并不是只有德国注重这三项幼儿教育,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欧洲人普遍认为学前教育不当会破坏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出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大量的学前教育基础很扎实,很充实,但是对于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束缚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培养了很多良好的习惯。

德国幼儿园和家长更加强调的是事实与环境的教育,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来学习能够实践的知识,增强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体验更加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

注重培养责任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德国也早早的就开始施行挫折教育,对于孩子的事情德国父母从来不包办,他们将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尽早开始自己动手做事。

1岁的时候父母就鼓励孩子自己捧着奶瓶喝奶,喝完了父母就会向孩子道谢并且加以赞许。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就开始引导孩子完成更难的事情,这样他们到了社会上才不会成为低能的废物。

不仅父母对孩子有这样的要求,法律同样也明文规定了,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给家里人擦鞋,做家务等等。

德国人常说“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要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自立和自强。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一切,生命中考验常有,不要把挫折归罪到命运或者是环境上。”

很多中国父母会比较忽视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弥补和提高的,教育缺失。

比如孩子不小心磕到桌子上了,很多家长就会打桌子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个坏桌子,磕到我们宝宝了。”但其实小孩摔跤是很正常的,这样做其实就是无意中教导孩子推卸责任,把错误强加于桌子,变相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责任感,不愿承受挫折,甚至是怨天尤人的性格。

德国妈妈会不去主动扶孩子,让他们自己站起来,然后说磕到是自己的责任和桌子没有关系,要让孩子摸摸桌子,表示道歉,然后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表示奖励。

有的时候输得起比赢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珍贵。

从细节培养孩子专注力

一直以来德国人都以专注严谨著称,这其实与他们从小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不太注重从形式上给孩子营造一个专注的环境。因为一生之中需要的能力是闹中取静和克服诱惑,让自己能够专注与目标与人生方向。

大部分德国孩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做事专注,小到认真吃饭,大到认真看完一本书,或者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与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

1. 不随便打断孩子

德国父母认为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不要做过多无谓的打扰,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专注做事,就连孩子吸吮手指这样的事情,也不要随便打断,可以提前或者事后再给孩子讲道理。

孩子在玩玩具不要给孩子送水送零食,孩子在看书也不要突然打断问他们问题,很多“关心”其实都属于粗鲁的打断,不利于孩子专心做事性格的培养。这样孩子还会学会粗鲁打断别人。

2. 从小学会遵守秩序

德国小朋友秩序感非常强,等待期间孩子的耐心会得到培养,轮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全身心的专注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

在德国的游乐场里,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会排队,并且不打扰别人,德国家长会教育孩子排队的时候不要催促别人,更不能推搡。

德国父母遵守的大原则就是“有秩序就要遵守,没有秩序就要建立一个来遵守。”

3. 父母敢放手

当孩子会走路了之后,父母就会放手让孩子去体会周围的环境,不会频繁对孩子说“no”,因为每一次说不都是对孩子的打扰,做父母要敢于放手。

规矩要提前做好,预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规矩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孩子没有安全危险发生,家长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好好玩耍。

4.培养专注力,正常环境即可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专注力,会特意给他们创造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打扰的环境,其实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写作业还是睡觉,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只要不特别大声就行。德国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扰孩子,让他们专注就够了。

有的时候越从形式上强调,越对孩子的专注是一种打扰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阶段,家庭和幼儿园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责任,独立解决问题。

德国父母育儿,是如何教出硬汉式暖男儿子的?

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年龄段的需求是大不相同的,对待人和事物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女儿外向,嘴很甜,儿子温和,但不喜欢讨好人。

所以很多家庭女儿会更受爸妈的关注,导致儿子讨厌妹妹,会故意惹怒她,用这么方式来争夺爸爸妈妈的注意力。

所以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出“硬汉式的暖男”,德国的这36个育儿理念,值得借鉴和学习:

另类的支持和稳定的规律

在教育男孩方面,家长最需要重视5个方面:

父母的用心陪伴;

团队中货的安全感;

寻找强项可以突出自己的优点;

有机会的话就去尝试更多的挑战;

在男性榜样身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1. 用心的陪伴,是对充满爱意的关注,父母要时常提醒自己,男孩和女孩不一样,他们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很多时候,父母就会忽略了他们的感情。

2. 给他们坚实的后盾,不要过多的要求他、责备他,多给予支持和鼓励,父母的陪伴会让他感知到父母的信任感,并且愿意一直让孩子依靠。

3. 男孩更需要的是一个愿意倾听的对象,一个真正对他的话题感兴趣的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首先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用可以让他鼓起勇气的话语理解他。

4. 重视家庭教育,比如引导孩子的社交关系,以一个“辅导员”的身份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5. 接纳孩子身边的朋友,不要觉得孩子身边不合适的朋友会带坏他,要相信自己的榜样力量。

6. 制定出清晰的规定,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事情应该怎么做,教他如何解决问题。

7. 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如果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也要找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男孩子的性格不喜欢变来变去的。

8. 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男孩子会更加有组织感。

9. 至少每天要有一顿饭是全家人在一起吃的,这样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更加快乐,也能促进亲子关系。

10. 要有家庭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稳定的生活,比如一起吃晚餐,一家人一起去郊游,节假日会一起庆祝。

帮孩子寻找榜样,确定自己的位置

现在大多是以女性为主的教育,然而爸爸的出现会显得与众不同,会让孩子感到自豪。

11. 爸爸们请给儿子多一点时间。很多家长宁愿花大价钱给孩子买玩具,也不愿拿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玩。主动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每个家长的必备日程。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心里是很重要的。

12. 寻找一个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比如下棋、骑行、打球或者做木工都可以,这样就可以每天和孩子共同分享很多事情。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帮助他,不要让他孤零零一个人。

13. 让孩子与爸爸的朋友们有接触,时常有机会看到爸爸和好朋友在一起,让孩子体会到朋友的力量。

家务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14.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让他在家庭团队里做一些具体的小人物,充分感受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员。

15. 带孩子一起修自行车或者组装书架,制作圣诞卡片等等,尽可能的帮助他给他建议和帮助。

16. 给孩子更多团体生活的经历,一定要让他参加一个团队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有机会体会到集体的荣誉和拥有纷争的能力。

德国妈妈用什么高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在读研的时候就有一位很要好的闺蜜,之后她远嫁到了德国,而我在当地找了份稳定的工作组建了家庭,在我们各自结婚后,常通过社交软件讨论带娃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在这期间让我觉得诧异的一点并不是德国的风景,而是德国妈妈培养孩子的育儿理念。

当时她的孩子也3岁了,到了送进了幼儿园的年龄,闺蜜对我说德国在启蒙这一块与中国不同,咱们老家的孩子在6岁就能背下乘法口诀,而德国这面的孩子到了9岁还没有乘除法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德国对孩子启蒙的侧重点不同,德国的家庭都注重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生活、社交、专注”三方面来进行培养,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强迫孩子死记硬背各种书本知识。

每个国家的教育理念都是有所不同的,德国的妈妈更注重培养孩子内在专注力,所以我们常能看到德国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很认真,这些都是专注力所带来的福利,培养孩子专注力也是在为孩子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柳在详细的了解德国妈妈育儿方式之后明白了一点:有趣!才是高效的教育方式。

“有趣的教育”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德国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德国的幼儿园老师上课“不教知识点”没有“死板无趣的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常做的一个游戏就是给孩子发一些印有不同颜色的纸张,让全班的孩子一起玩颜色分类、颜色排序、找不同、走迷宫、连连看等培养专注力的小游戏。

当孩子回到家后,不是没日没夜的写随堂作业,而是常看一些“小知识大道理”类的启蒙绘本,并且做到看书不打扰、做事不打扰、吃饭不打扰等等......在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做到不打扰。

有了闺蜜的些知识,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经验,孩子在小的时候很容易吸收新的知识,而专注力的培养一部分靠天生,还有一部分依靠后天。

只有孩子坐得住椅子才能记住老师口中的知识点,

只有孩子专注写作业才能不熬到深夜

所有“天才少年”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一颗清醒的大脑与专注的心。

德国妈妈怎么做到不请月嫂一个人带几个孩子?

德国妈妈怎么做到不请月嫂一个人带几个孩子,我觉得他们应该属于一种放养的状态吧,或者是让大的孩子来照顾小一点儿的孩子,这样能够减轻大人的负担,有很多的中国家长也是这样做的。

关于德国育儿和德国育儿补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关键词: